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李佳薇《感謝愛人》-誠懇而謙虛的鐵肺大砲

  說起來跟李佳薇算是有緣的,畢竟《超級星光大道》除了第二屆之外,其他屆我幾乎都沒完整追完,大概就是偶爾轉到會看這樣。而且從星光三開始媒體關注也沒那麼高,但就是偶然的機會,看到李佳薇演唱〈勇敢〉,這是她第一次在賽程中得到滿分,她也寫下紀錄連續拿下四次滿分,最終成為星光七的總冠軍。

  會特別關注李佳薇是因為台灣的歌唱選秀節目,極少出現這種巨砲型的冠軍。隔壁棚《超級偶像》在2009年出過一位朱俐靜,而星光就是2011年的李佳薇。雖然中間一度有她被冷處理的烏龍消息,但她從星光畢業不到八個月就推出專輯《感謝愛人》,速度之快僅次於星光六的冠軍胡夏(相隔六個月即出片)。


  對於唱片公司來說,要做選秀歌手是困難的。素人因為全新所以很好塑造形像,但選秀歌手因為長時間在電視曝光,對於觀眾來說已有既定的風格印象,如何將吸引人的特質保留,同時又塑造出個人特色就是最大的考驗。選秀歌手初期最大的考驗就是如何在唱『自己』的歌時,讓聽者記住他的歌聲。

  〈煎熬〉成功做到這點,屏除話題性十足的不舒服MV之外,李佳薇的歌聲及技巧在歌曲中充分的展現,從主歌的低迴到副歌的高音,接著後段的再爆發,令人印象深刻。但也因為如此,容易有炫技之嫌,尤其當她在各大典禮或演唱場合,總要挑戰升Key版的〈煎熬〉,很多聽眾覺得很酷很過癮,但絕對也有一派人士如我,覺得原本的就很好聽,再高只是刺耳,更遑論那些覺得原版就很尖銳的聽眾。

  僅管〈煎熬〉獲得雙面評價,但我依然認為這成功的主打,畢竟它讓大眾對於李佳薇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波主打〈分隔線〉收起超高音,演唱上依然考驗歌者技巧,個人覺得這歌的情緒是比〈煎熬〉更內斂、容易打進心裡,但從市場反應上可以知道,多數人還是期待她能夠唱些澎拜的大歌。

  第三波〈大火〉曲式跟〈煎熬〉很像,主歌低吟副歌高亢,就連歌曲傳遞的訊息也如出一轍,就是反覆體會分手的痛,最後寄望自己能走出。「分手後的各種情緒狀態」就是整張專輯的概念。這兩首最紅的主打歌,都是在黑暗中期待光明的歌曲。

  專輯中也有灑脫分手的歌曲,如美式嘻哈的〈送你分手〉及帶有搖滾態度的〈撤〉,兩者都有唱出自己的味道,也證明她有能力駕馭抒情歌以外的作品。小品情歌〈離場〉是決定放手不再對愛執著、〈鞋〉則是從傷痛中逐漸復原,重新找回心跳。

  專輯同名歌曲〈感謝愛人〉丟掉飆高音、大砲轟炸的演唱方式,反而成為整張專輯中最點題的歌曲能夠聽到李佳薇唱出分開之後,依然感謝曾經有過的美好,如此的雲淡風輕、自然不刻意。就算兩個人無緣走到最後,經歷過的回憶卻會留下。

  原本專輯收在這邊應該會是很漂亮的ENDING,但後面還有首〈如果愛是星光〉。整首歌明亮的氛圍像是跟前段的<煎熬>做對比,一個人繼續尋找幸福的正面意義也不錯。但這歌明顯是要展現李佳薇多年學習聲樂的成果在歌曲中加入小調演唱並不稀奇,但歌手自己唱就很難得。儘管知道公司的用意,也令人印象深刻,但很可惜那是突兀所帶來的感受。

  李佳薇這種大砲型歌手,一向適合現場演唱,進錄音室反而容易顯得油腔滑調、甚至感覺壓迫。《感謝愛人》在凸顯高音及爆發之餘,又要注意平衡,雖然不到完美,卻也算是在掌控之中。原本擔心過於強調技巧,反而淪落為歌唱機器,但從這些作品中依然能夠捕捉到李佳薇的情感,濃厚而充沛。


  也許是因為選秀節目的加持(儘管我只看到最後兩集),但可以感受到李佳薇對於歌唱的喜愛與執著,或許她不是先天條件最好的,但經過反覆練習,她一步一腳印讓自己越來越好,累積成扎實的唱功。

  她在馬來西亞參加比賽失利,也沒有被挫折打倒,最終在星光的舞台發光發熱。記得她在冠軍賽說過「今天是最後的表演,我要好好的做,不要緊張。我不是來爭什麼,我是來唱歌給大家聽,希望大家看到我」,令我印象深刻。

  她就是這麼單純的喜歡唱歌而已,聽過幾次她的演唱表演,拿到麥克風就是盡全力的唱,態度謙虛有禮。國片《逆光飛翔》裡有句名言「如果對喜歡的事情沒有辦法放棄,那就要更努力地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存在」,李佳薇無疑就是這句話的典範。星光七班總冠軍、個人首張專輯對她來說不過是個起點,而我相信她的路還很長遠,與其感謝愛人,不如感激自己的不屈不撓和虛心向學。

推薦曲:煎熬、分隔線、大火、鞋、離場、感謝愛人

文/馬克獅 aka DJ Waiting


延伸閱讀(歌手從選秀節目展露頭角後的首張個人專輯)

艾怡良《如果你愛我》-騷動靈魂的歌聲

王詩安《你好嗎》-盔甲精靈的初試啼聲 


 音樂是主觀的,如果有任何想法,可以留言一起交流討論 
 要是你也喜歡李佳薇,或是認同我對《感謝愛人》專輯的看法 
希望你能夠給我個讚,那會是很大的鼓勵 :D

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25金曲】最佳國語女歌手 入圍分析


  時隔一年,第25屆金曲獎名單於很有愛的5月20日公佈,去年受痞客邦娛樂丸的邀約寫了篇第24屆女歌手的入圍分析,如今該服務已收起來,僅存臉書粉絲團,這樣我還要寫嗎?秉持服務精神還是寫一下好了,也為了所有我愛的準歌后們。

  如果有看過24屆分析的人應該會知道,近五年內單數年的競爭特別激烈,雖然2013年確實有不少天后發片,但金曲偏愛的四位女歌手(妹、Tanya、Karen、姿),只有蔡健雅一人發片(莫發的是爵士翻唱專輯,以英文歌為主)。名單公布,果然是入圍者之一,其餘四位也不是新面孔。

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LIVE】魏如萱《捉迷藏演唱會》,尋找自我衍生的無限可能

捉迷藏01.jpg

  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你願意堅持一個夢想多久?對於魏如萱來說,是14年。從她17歲簽約卻因為唱片公司解散成為流浪歌手,她開始擔任合音。她做過很多事情,儘管不一定是唱歌,卻總是與音樂有關聯,這些都是為了支撐她的夢想。

  大家都知道她曾經跟奇哥組自然捲樂團,但是獨立音樂要生存是很辛苦,要不是入圍金曲獎,一般大眾應該根本不認識(更何況就算入圍也還是很多人不知道)。一路走來她始終沒有放棄,踏實的發了四張專輯,從台下兩個人到萬人小巨蛋。

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蔡健雅《天使與魔鬼的對話》-要療傷就得正視黑暗面


  像是一件例行公事,每兩年我們要跟蔡健雅碰碰面,聆聽她的音樂。儘管我始終覺得2007年首次發表的全創作專輯《Goodbye&Hello》像是一個難以跨越的高標,不管是《若你碰到他》或《說到愛》都無法跨越那道牆,直到這次《天使與魔鬼的對話》終於有並駕齊驅的感覺。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在《不允許哭泣的場合》,聽魏如萱唱音樂標本的記憶


  《優雅的刺蝟》在金曲獎失利並為擊倒魏如萱,因為她知道自己走上對的道路了,製作人陳建騏也毫不氣餒,表示娃娃將會繼續成長、改變,並帶給聽眾新鮮感。其實《優雅的刺蝟》也並非一無所獲,它被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評選為2010年的十大專輯,更重要的是我覺得這張專輯的價值在於打破魏如萱甜美的外殼。

  相隔一年半後,魏如萱推出個人第三張專輯《不允許哭泣的場合》,文案上說這張專輯是"標本",用歌曲將情感與記憶封存。只是在標本完成之前,必須要從內而外的徹底檢視、面對。因此《不允許哭泣的場合》儘管在部分歌曲承接了《優雅的刺蝟》,但大體上來說這又是一個全新的魏如萱,一如上張專輯提到的,她沒有被風格局限。

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魏如萱《優雅的刺蝟》,防衛外表底下渴望擁抱的心

優雅的刺蝟01.jpg

  遇見陳建騏無疑是魏如萱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沒有陳建騏就不會有今天的娃娃。兩人在2008年合作單曲《泡泡》,當時的文案寫到「魏如萱勇敢用音樂表態/陳建騏提供自由的創作氧氣」,這應該就是他們合作模式的最佳說明。

  有人說《優雅的刺蝟》是一張自溺的專輯,並非每個人都能進入其中。但反過來說,正因為這樣的特性,更容易在不同的歌曲中找到自己可以沉入的點。刺蝟是一種獨居動物,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用各自的方式去接觸、認識這個世界。

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輕柔如羽毛的《甜蜜生活》,只是其中一面魏如萱


  實在很想問,大家是從哪裡認識娃娃魏如萱的?是和奇哥組自然捲的時後、當廣播DJ的時後、發行個人專輯的時後又或是第一次入圍金曲獎國語女歌手呢?回首魏如萱的音樂路,也許有點崎嶇,但她始終在沒離開過音樂相關的行業。

  2007年她加入獨立音樂廠牌「前衛花園」並於年底發行個人首張專輯《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老實說這張專輯剛發的時後,完全沒有興趣聽完,因為實在是太夢幻了。魏如萱的歌聲輕飄飄的就如同羽毛一樣,不太是我的菜。反而是2008年發行單曲《泡泡》之後,才又激起興趣,重新找出《甜蜜生活》來聽。